常德公寓原名爱林登公寓,位于常德路(原赫德路)195号,坐西朝东,在闹中取静的南京西路、愚园路之间;建于1933年,1936年竣工;占地面积为580平方米,建筑面积为2663平方米,为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。
公寓结合地形建造,平面呈“凹”形(但正面看上去更像“凸”字形,中间高,两边低),每层三户,户型有二室户和三室户。每户客厅较大,设置壁炉,卧室均有小贮藏室和卫生间,厨房沿西外廊布置,双阳台连通客厅和卧室。西面统长挑长廊,即作为安全通道,又兼作服务阳台。底层和夹层布置4套跃居住宅(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复式住宅,这在当时是比较少见的),每套住宅上下有小楼梯连通。第8层为电梯机房和水箱等用房。
公寓原为意大利房产,居住者多为社会中上层人士。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曾经在这幢楼里生活了5年左右,女作家陈丹燕在《上海的风花雪月》一书中有一篇张爱玲的公寓的描述:“张爱玲的家,是在一个热闹非凡的十字路口,那栋老公寓,被刷成了女人定妆粉的那种肉色,竖立在上海闹市中的不蓝的晴天下面。”20世纪50年代,张爱玲离开上海暂居香港,后来定居美国,1995年中秋节前夕死于纽约寓所。由于张爱玲名声传外,至今仍有不少人到常德公寓寻找张爱玲的家,拍照片拍录像。
P1 坐西朝东的常德公寓大楼
P2 大门上的白纸写有“私人住宅,谢绝参观”
P3 “优秀历史建筑”铭牌
P4 大楼正面看上去是不是更像“凸”字形
P5 余秋雨题“常德公寓”铭牌
张爱玲,中国现代作家,本名张瑛。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(今康定东路)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。张爱玲的家世显赫,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,祖母李菊耦是(清)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。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,属海派作家,有才女之称;类型包括小说、散文、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,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。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,后结婚。1973年,张爱玲定居洛杉矶,1995年9月8日,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,终年75岁,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。
P6 大门两边底楼高大的钢窗就是跃层(复式就是一个单元内部有两层)
P7 大楼底层一间“千彩书坊”,不知是否专营张爱玲的作品
P8 1939年,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住在此公寓内,她笔下妙趣横生的《公寓生活记趣》,说的便是这座大楼里的喜忧
评论